分享到:

 

2018年10月颶風麥可侵襲美國,喬治亞州當地居民Renee Moss站在她全毀的棉花田上,與丈夫爭論著,也許、只是也許,颶風麥可與氣候變遷有關。不可能,丈夫Clayton Moss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總會遇到壞天氣,對,雖然我們連續三年都遇到,但我擔心的是天氣,不是氣候變遷」。

上述對話,來自紐約時報記者進入災區的採訪報導。Clayton Moss一家三代務農,颶風麥可以每小時100英里的速度,掃過準備迎接豐收的棉花田。保險經紀人估計,他的作物受損程度約80%至100%,其所在喬治亞州西南部的其他農民,也面臨同樣損失。

颶風麥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裡可說是美國的大穀倉之一,數代務農提供全國棉花、花生和玉米等作物,他們已經連續三年遇到嚴重風災。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認為近年頻繁遭遇颶風威脅,與海洋表面溫度上升有關。

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只於此,美國政府於2018年底發布最新的第四次《國家氣候評估》(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集結超過300位科學家研究氣候變遷對國內衝擊,其中包括農業、能源、健康、生態、空氣品質等多方影響。

氣候變遷擴大美國國內貧富差距

然而氣候變遷並不是無差別地影響美國全部地區,而是各地區承受的衝擊不同,進而擴大貧富差距。

根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芝加哥等大學,2017年於《Science》期刊發表的研究。他們結合氣候科學與經濟分析等學科,估算氣候變遷帶給美國的經濟損失。發現不同地區承受的衝擊程度不同,且造成財富往西部和北部轉移。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到21世紀末美國前三分之一最貧窮的郡,其經濟損失約占全郡收入的2%至19.6%。而這些衝擊的面向,包括農業、健康、勞動力和沿岸地區天災威脅。

農業

出動直升機灑水以澆滅森林火災。圖片:Envato圖庫

 

氣候變遷使乾旱的頻率和時間增加,讓糧食和飼料產量減少。降雨模式改變使森林大火加劇,進而減少牧場飼料產量、加速灌溉用水的耗竭、擴大作物和家畜相關疾病和害蟲的範圍。農業地區的極端降雨事件增加,導致土壤侵蝕、水質變差、基礎設施毀損,而影響作物收成。

若不採取任何行動,推估2080年至2099年農業產量的變化,美國南部地區和東半部地區平均產量大幅減少,反觀西北部地區產量增加。但美國整體農業產量還是減少,估計溫度每增加1°C,平均產量減少12.1%。

健康

氣候變遷使熱浪、洪水、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增加,透過病媒、水和食物傳播的傳染病增加,食物、空氣、水的品質惡化,都影響人類健康。

若不採取任何行動,推估2080年至2099年人類死亡率的變化,美國北部和南部呈現明顯差異。本來就比較熱的美國南部,氣候變遷使當地死亡率增加;原本較冷的北部,死亡率反而因此下降。

整體來說,氣候變遷衝擊還是使美國死亡率增加,估計溫度每增加1°C,平均死亡率每十萬人增加5.4人。

勞動力

氣候變遷對勞動人口也有影響,若不採取任何行動,到2090年因極端氣溫損失的勞動時間每年約20億小時,損失的工資約1,600億美元。特別是長期在戶外工作的農夫、礦工、建築工人等影響甚鉅,而這些受影響的族群也多集中於美國東部和南部。

沿岸地區衝擊

氣候變遷使海平面升高,改變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頻率、強度和分布,威脅美國沿海地區。平均海平面升高,會使氣旋產生的風暴潮高度增加,淹水區域更廣。沿岸地區衝擊的區域分布極不平均,美國東半部地勢較低的地區最嚴重。預估海平面上升,帶給南卡羅萊納、路易斯安那州、佛羅里達州的經濟衝擊,使每州GDP減少0.6%至1.3%。

綜觀上述氣候變遷對農業、健康、勞動力和沿岸地區等衝擊,外加氣候變遷與能源需求和暴力犯罪相關影響,估算各地區的經濟損失。美國南部和中西部地區居民承受最多損失,北部和西部居民不但相對損失較少,甚至還因此得益。

這樣的現象,就形同財富從美國南部、中部、中大西洋地區,轉移到太平洋西北地區、五大湖地區、新英格蘭地區。

若比較富有地區和貧窮地區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在不採取任何行動的情境下,到21世紀末美國前三分之一最貧窮的郡,其經濟損失約占全郡收入的2%至19.6%;最富有的前三分之一地區,其經濟損失約占全郡收入的-1.2%至6.8%(損失為負代表有正面效益)。

若單看最貧窮的前5%地區,氣候變遷造成衝擊占全郡收入的5.5%至27.8%;最富有的前5%地區,其衝擊僅占全郡收入的-1.1%至4.2%。

風災侵襲後的街頭。圖片來源: 美國國民衛隊

極端氣候變成常態 如何因應?

時間快轉到今年(2019)5月,紐約時報記者進入水患頻傳的美國中西部,尚有許多農田泡在水中,無法種植玉米。

每年這個時候,通常玉米都已經種得差不多,但今年到現在為止只種了兩成,Don Lehe說道。他已經71歲,在印第安納州西部有5,000英畝的農田,他從來沒遇過那麼慘的情況。

這些都將反映到物價。玉米價格預期到5月中以後,會上漲四分之一;連帶飼料價格上漲,使農夫不願飼養太多動物,使得蛋、肉、奶的價格也變高。除此之外,水災對已收成穀物的影響還不得而知。如果水進到穀倉,這些穀物就不能作為食物、飼料,甚至是生質能源的原料。

更令人憂心的是,溫度升高讓極端降雨更加頻繁,未來作物生長季節,遭遇更多類似水災和豪雨該如何是好?

關鍵在於當極端降雨變成常態,農夫是否有所因應,普渡大學商業性農業研究中心主任Jim Mintert舉例,印第安納州有些農夫開始嘗試加速農田排水,和種植不同的覆蓋作物。

只是這些嘗試,是否能挺過未來更頻繁的豪雨和淹水,沒有人知道答案,Jim Mintert說道。

 

來源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