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德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可再生能源的領導國,德國於2019年1月宣布,在未來19年內,將關閉其剩餘的84座燃煤發電廠,並用其他更環保的能源替代。儘管當時各個公共部門態度猶豫不決,但許多關鍵人物已經加入了這一倡議,包括著名的能源公司ERW。這對德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舉動,因為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繼續未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前所未有的災難。

世界已經目睹了颶風和野火的規模和數量急劇增加。如果全球氣溫持續上升,世界上許多大城市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水下。希望其他國家將學習德國的領導,並製定自己的措施,以盡量減少能源生產對環境的影響。讓我們來看看德國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德國措施的細節
德國曾被被評為歐洲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之一,但近年來該國已採取措施減少對這種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這一最新舉措將有助於德國履行其減少排放的國際協議,作為巴黎氣候協議的一部分。

這不是德國第一次迅速採取行動解決緊迫的環境問題。繼2011年福島核反應堆停堆後,就已誓言至2022 年將關閉所有核電站。這意味著德國公民將很快主要依靠風能和太陽能源產生的能源。

著名的德國能源公司RWE已經停止投資新的燃煤發電站。該公司在4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它打算專注於從可再生能源發電並“在[未來]戰略中佔有一席之地。”可再生能源去年開始在德國開採煤炭作為動力源,到2040年,國家領導人希望全國80%的能源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一些商界領袖嚴厲批評這些措施,聲稱這種轉變會導致成本急劇上升。然而,從長遠來看,繼續忽視氣候變化現實的後果遠遠超過任何暫時的價格上漲,因為環境災難將繼續造成破壞和破壞。

為什麼其他國家必須遵循德國的領導
人類行為影響全球溫度上升的概率高達95%。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增加,僅在幾十年內,海洋溫度上升了近半個百分點。

這聽起來可能不是很多,特別是對於那些指出地球氣候歷史性地隨時間波動的否認者而言; 然而,當前和之前的冷卻或變暖趨勢之間的差異在於溫度上升的速度增加。進化要求那些最適合在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下生存的生物體繼續存在,但是全球氣溫上升的極快速度使人們不確定當前有多少物種能夠存活下來。

很少有國家拒絕簽署 “巴黎協定”,而那些拒絕簽署的國家是最大的污染者。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不僅退出了協議,而且還降低了工業污染標準的標準。

即使是同意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在遵守這些條款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許多人設定了他們後來發現無法實現的崇高目標。然而,在抗擊全球變暖的鬥爭中取得的任何進展都可能有助於緩解後果。

忽視氣候變化的經濟後果
除了造成人類和動物生命喪失之外,未能應對氣候變化將導致嚴重的財務後果。更強的颶風和更廣泛的野火將佔用國家預算的很大一部分。那些因這種災難而流離失所的人將需要通過稅收資金產生的援助,這可能會導致所有人的稅費增加。

氣候變化造成的干旱將阻礙現有糧食供應,鑑於世界飢餓程度,這種干旱可能導致數百萬人死於飢餓。此外,雜貨價格將上漲,可能會導致與低價,低營養餐相關的長期健康成本增加。

環境災難對基礎設施的破壞將導致進一步的支出,對管道基礎設施的破壞可能會通過受污染的水促進傳染病的傳播,從而導致醫療成本上升。

行動的時候到了
現在是世界實現持續全球變暖的巨大後果的時候了。除非更多的國家遵循德國的領導,否則資源和人命的喪失將迎來一個悲傷的時代 – 我們仍然可以避免整個國際社會採取常識性行動。

來源 ladyfreethinker.